1、河南省南阳市的烙花工艺最有名。烙花始见于西汉末年,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。南阳烙花是南阳传统的民间工艺,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色彩,南阳烙花自问世以来,在国内外久负盛名,被誉为一枝独秀。
大家好,今天美滋味百科(http://meizwei.cn)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烙花艺术的问题,于是美滋味百科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烙花艺术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文章目录:
一、历史上哪个地方的烙花工艺最有名 烙花的介绍
1、河南省南阳市的烙花工艺最有名。烙花始见于西汉末年,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。南阳烙花是南阳传统的民间工艺,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色彩,南阳烙花自问世以来,在国内外久负盛名,被誉为一枝独秀,南阳也因此被称为烙花之乡。
2、烙花又称烫花,是一种中国传统装饰工艺品。 用烧热的铁扦,在扇骨、梳篦、葵扇、木制家具、木片上烫出各种人物、山水花卉、飞禽走兽等纹样。
3、南阳烙花,始于清光绪年间,烙花工具简单,只有一盏油灯,一支铁签。起初只能在烟斗、尺子、筷子上烙字画。现在烙花用的是特制电烙笔,操作方便。烙花工艺发展到在木板、宣纸、绢上创作各种题材的大型艺术作品。
二、历史上哪个地方的烙花工艺最有名
烙花又称烫花,是一种中国传统装饰工艺品。 用烧热的铁扦,在扇骨、梳篦、葵扇、木制家具、木片上烫出各种人物、山水花卉、飞禽走兽等纹样。历史上以河南南阳出产的较为著名。烙花始见于西汉末年,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。
烙画艺术的新发展
早期的烙画作品,多数是采用中国画和民间画相结合的表现手法,后经历代艺人的不断探索实践,在吸收西洋画表现手法上进行大胆尝试,收到了理想效果。制作烙画的姿势、工具、材料、技法和烙画内容等方面都有所发展。
1、烙制姿势
以前烙画艺人是一种吸大烟的姿势,侧卧床上利用烟灯加热进行烙烫加工,此种方式称为“卧烙”,此法只能烙制一些小件工艺品,且不易掌握,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烙画艺术的发展。到四十年代,烙笔有笔架支撑,就形成了“坐烙”技法,它具有灵活多变,简单易学等优点。为研究和发展烙画艺术,开辟了新天地。
2、烙制工具
开始,烙画艺人以铁针为工具,在油灯上炙烤进行烙绘,主要作为筷子、尺子、木梳等小件日用品上的装饰。后来,制作工艺和工具不断改革,由“油灯烙”改为“电烙”、乃至“激光烙”,将单一的烙针或烙铁改为大、中、小型号的专用电烙笔,比较先进的电烙笔可以随意调温、配有多种特制笔头,从而使这一古老的创作方式具备了前所未有的表现能力。
3、烙制材料
以前仅限于在木板、树皮、葫芦等材质上烙绘,画面上自然产生凸凹不平的肌理变化,具有一定的浮雕效果,色彩呈深、浅褐色乃至黑色。现在大胆采用宣纸、丝绢等材质,从而丰富了烙画这门艺术形式。早期的葫芦、竹木材质较硬且厚实,所以烙制较易控制。宣纸和丝绢较薄,但却不失烙画本身利用碳化程度的不同形成的深浅、浓淡、虚实的变化。温度过高,手法过重,纸、绢会变焦;温度过低又烙不上痕迹。况且还要根据画面内容进行艺术再创作,从而使宣纸烙画成为南阳烙画中的精品。
4、烙制技法
烙绘技法也发展出润色、烫刻、细描和烘晕、渲染等。烙画作品一般呈深、浅褐色,古朴典雅,清晰秀丽,其特有的高低不平的肌理变化具有一定的浮雕效果,别具一格。经渲染、着色后,可产生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。另外,还有“套色烙花”和“填彩烙花”使传统烙花艺术锦上添花。所以,可以根据创作主题不同,采用不同的技法,加之色彩考虑,或者略施淡彩,形成清新淡雅的风格;或者重彩填色,形成强烈的装饰效果。
5、表现形式
表现形式更加多样,小至直径不足一厘米的佛珠,大到几米乃至几十米的长卷,以至大型厅堂壁画,如《清明上河图》、《大观园图卷》、《万里长城》等。作品可以充分反映国画山水、工笔、写意,以及人物肖像,年画、书法、油画、抽象画等不同画种的风格。
6、烙画题材
作品内容在力求继承传统花色的基础上不断丰富、创新,多为古典小说、神话故事、吉祥图案、以及山水风景等,图案清新,美观大方,永不褪色。
三、历史上哪个地方的烙花工艺最有名
河南省南阳是中国烙花艺术的发源地。烙花亦称炽画、烫花、火笔画,被誉为“南阳三大宝”(丝绸、玉雕、烙花)之一。南阳烙花源于清代光绪年间,创始人为客居南阳的赵星三。赵氏所创烙花最初流行于达官名流之间,往来馈赠被视为时髦礼品。此后有些人争相仿效,烙花筷子便成为商品流通于市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,烙花技艺仅存在于南阳,此后逐渐传至外地。
南阳烙花行业早期的经营方式多是自产自销的手工业。20世纪20年代南阳城内从事烙花行业70多家,从业人员多达数百人,以方金湘、刘付祥、杨文德、方玉堂、钱万顺等人经营的店铺较有名气。其中,以方玉堂经营的“福聚恒”筷子铺资金最多,维持时间最长。此外,散布在南阳地区乡村从事烙花生计的艺人也不少,许多家庭男女老少都能烙制,是当地一项极为兴盛的家庭手工业。烙花筷子曾畅销陕西、山东、甘肃、四川、湖南、湖北诸省,尤其是过往南阳城的客商购货最多。20世纪40年代,由于灾荒兵祸迭起,烙花艺人改从他业或流落他乡,生产处于停顿状态。
四、非遗烙画的产业背景是什么?
河南南阳是诸葛亮的躬耕地,这里出产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的独山玉、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烙画以及民族英雄岳飞手书的《出师表》碑刻。它们是南阳人引以为自豪的特产和文化遗产,所以将它们称为“南阳三大宝”。
烙画被誉为“南阳三大宝”之一,还有烙花、烫画、火笔画的说法,具体创作的办法是,以温度300摄氏度至800摄氏度的烙铁作为主要工具,以竹木、宣纸、丝绢等作为创作的材料,利用烙笔的不同温度,进行勾、擦、点、烘,不久便会出现一幅层次不同的泛着茶褐色的画作,古朴典雅,精美绝伦。
这种创作技法,其实是巧妙地把绘画艺术的表现技法与烙画艺术融为一体,从而独成一家,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。现代烙画,多是题材上有所变化,创作风格一般是继承传统,又有创新。
历史渊源:
据史书记载,烙画起源于西汉,兴盛于东汉。后由于连年灾荒战乱,曾一度失传。
到了光绪三年,才被南阳的民间艺人赵星三重新发现整理,并延续至今。关于南阳烙画的起源和发展,在民间还留下了许多优美动听的故事。
西汉末年,南阳有一位叫李文的烙画家,烙画作品远近闻名。有一天,他在紫山边的一棵大树下休息,忽然有一男孩跑来跪在他面前,说有人追杀,求他相救,李文把小男孩扮作逃饭的哑巴,引到一块大石板面前,让他睡在上面, 躲过了追杀。
临分手时,李文送给男孩一只精美的烙画葫芦作为盘缠。这个小男孩正是年仅十二岁的刘秀,当时是被王莽追杀。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后,并没有忘记李文的救命之恩,差遣心腹携带葫芦暗中查访,找到李文后,即宣进京赐银千两,加封“烙花王”。刘秀把南阳烙画列为贡品,供宫廷御用,从此,南阳烙画蓬勃发展,声名远扬。
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,烙画已形成为一个特殊的手工行业,烙花品也成为南阳颇有名气的民间艺术品而享誉国内。
艺术特点:
南阳烙画有构图、布势、主宾、取舍、疏密、虚实、开合、空白、对比、均衡、色彩、背景、拓稿等基本技法。早期的烙画作品,多数是采用中国画和民间画相结合的表现手法,后经历代艺人的不断探索实践,在吸收西洋画表现手法上进行大胆尝试,收到了理想效果。
制作烙画的姿势、工具、材料、技法和烙画内容等方面都有所发展。
烙画用烙笔替换了中国画的毛笔,将施艺的材料由宣纸、丝绢扩大到竹、木、葫芦、贝壳等材质上。因为有烙笔这一特殊的工具,使施艺的材料更为广泛。作品内容在力求继承传统花色的基础上不断丰富、创新,多为古典小说、神话故事、吉祥图案、以及山水风景等,图
到此,以上就是美滋味百科小编对于烙花艺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烙花艺术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