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美滋味百科(http://meizwei.cn)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傣族情感文案的问题,于是美滋味百科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傣族情感文案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文章目录:
一、傣家独特的情感表达-孔雀舞
傣家独特的情感表达-孔雀舞
孔雀舞(傣语为“嘎洛勇”),是我国傣族民间舞中最负盛名的传统表演性舞蹈,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瑞丽、潞西及西双版纳、孟定、孟达、景谷、沧源等傣族聚居区,其中以瑞丽的孔雀舞最具代表性。2006年,傣族孔雀舞经国务院批准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一个美丽的传说
“清风吹拂,细雨轻飘,是孔雀飞来了;芦笙声声,歌声悠扬,是孔雀飞来了;芦花绽放,木棉红透,是孔雀飞来了……”伴随着欢快优美的象脚鼓与铓锣声,舞者身着傣族孔雀舞演出服出场,步伐轻快,轻梳羽毛,随风起舞,给傣族村寨带来祥和、带来幸福。这就是傣家独有的孔雀舞所表现和营造的舞蹈意象。
▲孔雀舞飘逸动灵动的背后,蕴含着傣家丰富的生命意义。
孔雀是傣族民众心中的吉祥鸟。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孔雀的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。傣族把象征爱情的孔雀叫太阳鸟,孔雀就是他们的标志性图案。傣族长诗《召树屯与喃木诺娜》中,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:一个贫穷的傣族小伙子为了谋生,每天都到江边的一棵空心树下钓鱼,并且每次都能钓到很多。可是有一天他从早钓到晚,连个鱼影子也看不到。他感到万分奇怪。正在这时,突然一阵轻风刮来,吹到他身后那棵空心树内,发出“嗡嗡”的声响。这时,江边果树上熟透了的果子,也随风叮叮咚咚落入江中,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。就在这一瞬间,小伙子看见江水中倒映出一对孔雀窈窕的倒影。小伙子惊喜地回头观看,只见一对绿孔雀展开美丽的翎羽,正随着动听的声响翩翩起舞。小伙子丢下钓竿,惊喜地跑回村寨,活灵活现地给乡亲们讲述所见到的一切。乡亲们听后十分惊奇,都盼望也能亲眼看到那动人的情景。后来,小伙子带着众多乡亲来到江边,把那棵空心树砍倒,做成长鼓,蒙上一层黄牛皮,用手一敲打,顿时发出“嘣-嘣叭-嘣”的悠扬声响。然后,小伙子又找来铜盆、铜锅盖,让其他青年随着鼓点的节奏敲打。接着,小伙子在快乐的鼓乐声中,摹仿孔雀的一举一动,跳起惟妙惟肖的孔雀舞。从此,这种在象脚鼓和锣、钹伴奏下的孔雀舞,就在傣族人民当中流传开了。
肢体语言是孔雀舞的精粹
在德宏,孔雀舞是傣族先民图腾意义的渡桥,也是神人叙语的纽带,在孔雀舞飘逸动态结构的背后,蕴含着傣家丰富的生命意义。从为孔雀舞注入生机的一代民间艺人毛相,到女性孔雀舞的开创者刀美兰,再到将孔雀灵气表现得淋漓尽致的杨丽萍,还有一直以来热爱着孔雀舞的民间艺人们,他们用舞蹈这一独特的肢体语言,描绘了傣族对于生命的理解。
▲ 以跳孔雀舞闻名的.舞蹈家杨丽萍表演经典作品《雀之灵》。
傣族孔雀舞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男性在表演。新中国成立之后,我国的第一代“孔雀舞王”就是一位男子。当时的孔雀舞行头沉重,木头做成的“孔雀架子”,需要舞者像京剧演员一样,扎着背在背上。后来中央歌舞团编排了女子版的孔雀群舞,这项古老的孔雀群舞才有了转变,女性饰演也符合了人们对这个舞蹈的普遍认知。
孔雀舞有严格的程式和要求,有规范化的地位图和步法,每个动作有相应的鼓语伴奏。孔雀舞的内容,多为表现孔雀飞跑下山、漫步森林、饮泉戏水、追逐嬉戏、拖翅 、晒翅、展翘、抖翘、亮翅、点水、蹬枝、歇枝、开屏、飞翔等。 感情内在含蓄 ,舞蹈语汇丰富,舞姿富于雕塑性......孔雀舞,昭示着艺术起源于人类对大自然的模仿与崇拜,构建起一个芸芸众生普通灵魂能够进入的艺术、精神的空间,也构建了傣族民众族群识别的标志和强化生命记忆的境象。所以说,孔雀舞是傣族历史上最具有生命意义,最具有民族特色和审美情趣的一种舞蹈,它所代表的是傣家人身上那种独有的美丽。
;
二、傣家的清晨设问句开头表达什么情感
心情。
清晨的傣家好似一幅画,这幅画的特点就是清净,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,让人深临其境。
傣族按分布地区有傣泐、傣那、傣雅、傣绷、傣端等自称。西双版纳等地自称傣泐,德宏等地自称傣那,红河中上游新平、元江等地傣族自称傣雅,瑞丽、陇川、耿马边境一线的自称傣绷,澜沧芒景、芒那的为傣绷支系。汉族称傣泐为水傣,傣那为旱傣,傣雅为花腰傣。早在公元1世纪,汉文史籍已经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。
三、了解傣族的文化习俗,风土人情,节目
傣族的风俗习惯
傣族----简介
傣族是云南特有民族,主要聚居生活在热带,亚热带气候的肥美、富饶的坝子--西双版纳,德宏两州、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、孟连等地。
傣族先民为古百越中一支,"傣"意为酷爱自由,和平的人。傣族的民族特色鲜明,突出,人民普遍爱好歌舞,舞蹈形象生动,感情细腻,动作多为动物形态的模拟和美化。极为流行的有"孔雀舞"、"象脚鼓舞",特别是"孔雀舞"登上了大雅之堂,它那优美的舞姿、细腻的情感,把孔雀这种美丽的动物模拟得惟妙惟肖,井加以拟人的美化,把人带进了诗一般的境界,使大都市的观众为之而倾倒。
傣族语言属汉藏语系,壮侗语族傣语支。傣族有自己的文字,傣族人民用它记载了丰富的历史传说,宗教经典和文学诗歌。傣族人不仅能歌善舞,而且创造了灿烂的文化,尤以傣历、傣医药和叙事长诗最为出名。
傣族----历史
自古以来,傣族先民就生息在滇、桂、黔地区,与壮族、水族、布依族、黎族等有密切的关系,同源于古代的“百越”。他们以“纹身断发”为共同习俗,而又互相杂处。他们的足迹还在老挝、泰国北部、缅甸和印度地区。他们是最早栽培水稻和使用犁耕的民族。公元前1世纪,汉文史籍就有了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。
傣族----礼仪
傣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究礼仪的民族。外地人到了傣家,主人会主动打招呼,端茶倒水,款待饭菜。无论男女老少,对客人总是面带微笑,说话轻声细语,从不大喊大叫,不骂人,不讲脏话。妇女从客人面前走过,要拢裙躬腰轻走;客人在楼下,不从客人所在位置的楼上走过。每户人家都备有几套干净被褥,供待客之用。有的傣族村寨,还在大路旁建有专用于接待客人的“萨拉房”。
到傣家作客,还会受到主人“泼水”和“拴线”的礼遇。客人到来之时,门口有傣家小卜哨用银钵端着浸有花瓣的水,用树枝叶轻轻泼洒到客人身上。走上竹楼入座后,老咪涛会给客人手腕上拴线,以祝客人吉祥如意,平安幸福。到过傣族村寨的远方客人都被傣族热情友好的接待所感动,留下难忘的印象。
傣族----节庆
傣族重大节日有“关门节”、“开门节”和泼水节。“关门节”在七月中旬,这时正是农忙季节,佛教节日也大多集中在这段时间,以便集中精力搞好生产,同时还要举行盛大的“赕佛”活动,以食物、鲜花、银币、纸币等献佛。“关门节”要持续三个月左右,到十月中旬的“开门节”为止。
傣族最盛大的节日是泼水节。时间在每年四月。按时序计算,阳历的四月,相当于傣历正月。泼水节也就是傣历新年节,按照传统习惯,这一天清早,人们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,担来碧澄清水为佛像洗尘。做完这些以后,群众性的相互泼水就开始了,只见一群群男女青年,用铜钵,脸盆盛水,涌出大街小巷,嬉戏追逐,逢人便泼,从头到脚,全身湿透。这是吉祥的水,祝福的水,人们尽情地泼,尽情地浇,不论是泼者还是被泼者,都异常高兴,笑声朗朗……
泼水节期间,在宽阔的澜沧江上,要举行划龙船比赛,水船扎以彩花,装扮成龙,孔雀,大鱼等形象,由数十男女青年奋力划桨前进,两岸观众如云,锣鼓声、喝彩声响彻云霄。
夜晚,各村寨燃放高升,这是傣族人民自己制作的烟火。用一根数丈长的竹子,在根部填以火药等配料,置于竹子搭成的高架上。点燃引线,火药燃烧,竹子即如火箭一般飞入云天,在空中喷放出绚丽烟火,犹如花团锦簇,群星闪耀,光彩夺目,把节日的夜空装点得特别美丽。
泼水节是个迎新的节日,欢乐的节日,一般要过三至五天。
傣族----婚俗
“赶摆黄焖鸡”是西双版纳男女青年以食传言的求恋方式,即姑娘把黄焖鸡拿到市场上出售,如果买者恰恰是姑娘的意中人,姑娘就会主动拿出凳子,让其坐在自己身旁,通过交谈,如双方情投意合,两人就端着鸡,拎着凳子到树林里互吐衷情;如买者不是姑娘的意中人,姑娘就会加倍要价。
“吃小酒”,在男女订婚时,男方挑着酒菜去女方家请客,当客人散去后,男方由三个男伴陪同女方及女方的三个女伴,共摆一桌共饭。“吃小酒”讲吃三道菜:第一道是热的;第二道要盐多;第三道要有甜食。表示火热、深厚和甜蜜。新房落成要贺新房,先上楼的是小伙子,抬着牛头,唱祝福歌,壮年男子抬箱子,已婚妇女抱被褥,姑娘们端着饭菜依次而上,然后在火塘上支好三脚架,摆桌置酒备菜,唱贺新房歌,乡亲们还要给主人送一些象征吉祥的礼物。
婚礼之日双方家里都要举行婚礼,大都先在女家进行。婚宴时,席桌上要铺上绿色的芭蕉叶,菜肴有象征吉祥的血旺,白旺,、年糕及各式菜。宴前新郎、新娘要做拴线仪式,即由主婚人用一根白线绕过双方的肩,又用两根白线分别拴在新郎、新娘的手腕上,象征纯洁,然后由高龄老人将糯米饭捏成三角形蘸上盐,置于火塘上的三脚架的顶点上,任其火烧后自然脱落,象征爱情像铁一样坚实。
傣族----服饰
傣族的传统服饰,男子多穿对襟或大襟无领短衫,肥筒长裤,也有少数人穿深色筒裙,用白、青、浅蓝、淡黄色的布包头;女子服饰因地域不同而有明显差异。西双版纳的妇女上穿白色、绯红色或淡绿色紧身窄袖短衫,下着各种花样的长及脚面的筒裙,束银腰带,妇女发饰均很讲究,梳高发髻,并在发髻上插缀鲜花;也有用大布巾包头的。德宏和耿马的妇女上穿齐腰短衣,下着色彩艳丽的筒裙,发髻位于脑后,余发散拖一绺在背后。服饰衣料过去为土布,现多为丝绸、细花布,更显傣女亭亭玉立、婀娜多姿的身材。
傣族----饮食
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。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,西双版纳的傣族则主食糯米。通常是现舂现吃,民间认为:粳米和米需米只有现吃现舂,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泽和香味,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,习惯用手捏饭吃。所有佐餐菜肴及小吃均以酸味为主,如酸笋、酸豌豆粉、酸肉及野生的酸果;喜欢吃干酸菜,据说傣族之所以常食酸味菜肴,是因常吃不易消化的糯米食品,而酸味食有助于消化。
日常肉食有猪、牛、鸡鸭,不食或少食羊肉,居住在内地的傣族喜食狗肉,善作烤鸡、烧鸡,极喜鱼、虾、蟹、螺蛳、青苔等水产品。以青苔入菜,是傣族特有的风味菜肴。烹鱼,多做成酸鱼或烤成香茅草鱼,此外还做成鱼剁糁,即用鱼烤后捶成泥,与大芫荽等调成,、鱼冻、火烧鱼、白汁黄鳝等。吃螃蟹时,一般都将螃蟹连壳带肉剁成蟹酱沾饭吃,傣族称这种螃蟹酱为“螃蟹喃咪布”。
苦瓜是产量最高、食用最多的日常蔬菜。除苦瓜外,西双版纳还有一种苦笋,因此傣族风味中还有一种苦的风味,较有代表性的苦味菜肴是用牛胆汁等配料烹制的牛撒皮凉菜拼盘。
傣族地区潮湿炎热,昆虫种类繁多,用昆虫为原料制作的风味菜肴和小吃,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。常食用的昆虫有蝉、竹虫、大蜘蛛、田鳖、蚂蚁蛋等。傣族人嗜酒,但酒的度数不高,是自家酿制的,味香甜。茶是当地特产,但傣族只喝不加香料的大叶茶。喝时只在火上略炒至焦,冲泡而饮略带糊味。嚼食槟榔,拌以烟草、石灰,终日不断。典型食品有狗肉汤锅、猪肉干巴、腌蛋、干黄鳝等。
傣族----建筑
傣族人居住竹楼的历史已经有一千多年了。这种建筑非常适合南亚热带雨林的气候。竹楼分为两层。底层设有围墙,是储藏杂物和饲养家畜的地方。楼上是家人居住、生活的地方。每座竹楼都有一个阳台,家人们可以在这里享受清凉的微风,也可晾晒衣物。屋内是一间大起居室,铺着竹席,家人用餐、休息和接待客人,都坐在竹席上。屋子中央有个火塘,既可烹煮食物,又可取暧,起居室连着卧室,一般有三到五间,视家庭成员的多少而定。来访的客人通常不允许在卧室过夜。
屋里的家具非常简单,竹制者最多,凡桌、椅、床、箱、笼、筐,都全是用竹制成。家家有简单的被和帐,偶然也见有的毛毡,铅铁等器,农具和锅刀都仅有用着的一套,少见有多余者,陶制具也很普遍,水孟水缸的形式花纹都具地方色彩。
建造新房是傣家人生活中的大事。建房开始之前,首先要选好地址,下基石。接着要准备好八根主柱。由于整个竹楼都是在这八根主柱上建成,选择柱子的材料就成为一件非常要紧的事。当选好的木材从树林里抬进村里时,村民都要吹号迎接,泼水祝福。八根柱子中还要分出四根“公柱子”和四根“母柱子”,分别以男人的衣服和女人的衣服覆盖在柱子上以示区别。建盖房子时,全村人都会来帮忙,这是傣家人的传统。届时,主人要准备丰盛的酒菜招待来帮忙的村民和来祝贺的亲戚朋友。整个气氛就像过节。
傣族----禁忌
忌讳外人骑马、赶牛、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;进入傣家竹楼,要把鞋脱在门外,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;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,不能进入主人内室,不能坐门槛;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,也不能用脚踏火;忌讳在家里吹口哨、剪指甲;不准用衣服当枕头或坐枕头;晒衣服时,上衣要晒在高处,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;进佛寺要脱鞋,忌讳摸小和尚的头、佛像、戈矛、旗幡等一系列佛家圣物。
卧室是不容许外人窥看的,过去的习俗规定,若主人发现外人窥看主人的卧室,男人就要做主人的上门女婿,或到主人家做三年苦工,即使是女客人也要到主人家服役三年。因此,游客无论到傣家参观或做客,千万不要因神秘感而窥看主人的卧室,虽说然现在打破了过去的俗规,但窥看傣家卧室始终是不受欢迎的。
傣族----宗教
傣族信奉佛教。在傣族地区,随处可见一座座建筑精巧,造型别致。按照傣族习俗,男男孩子到了七八岁时都要被送到佛寺里去过一段和尚生活,入寺后由佛爷举行入寺仪式,剃去头发,身披黄袈裟,在寺里生活三五年,在这其间不能回家,一切都要自食其力。还俗后可以娶妻生子、参军、上学等。在送孩子到寺庙里和时候,孩子们通常骑在兄长的肩上,家里的亲戚则携带他们的生活用品及被褥等相送。入寺后由佛爷举行入寺仪式,剃去头发,身披黄袈裟,在寺里生活三五年,在这其间不能回家,一切都要自食其力。还俗后可以娶妻生子、参军、上学等。
到此,以上就是美滋味百科小编对于傣族情感文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傣族情感文案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